“跨界”被认为是近两年营销界的热门炸鸡。无论是承载童年记忆的老牌民族品牌,还是青春洋溢的潮牌,亦或是曾经看似冰冷“高不可攀”的奢侈品牌,都走上了“跨界”之路。读者想不到,没有甲方爸爸做不到的趋势。”于是,我们看到了与大白兔和快乐柠檬合作的“大白兔奶茶店”的成立,而LV携手LOL,一举将电竞迷带入了时尚圈。
当“跨界”成为营销圈的狂欢,如何在熊熊烈火中寻找到最合适的机会和平台,成为品牌商关心的话题。
在不久前举行的2019“破局”全球营销商业峰会上,微博客户营销与服务中心总经理张欣欣基于社交媒体平台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自己对“跨界”和“跨界”的理解。社交电商。核心观点包括:
1、品牌在做“跨界”的时候,核心是互相转化粉丝,而微博恰恰是一个让相同兴趣和不同兴趣的人同频共鸣,互相影响的绝佳场域;
2、年轻、踏实、热情的微博用户群成为品牌营销成果转化的核心驱动力;
3、微博上除了“AI”,还有“ai(艾)”。企业可以通过微博来服务、维护、迭代和实现这个“艾(ai)”。
微博客户营销与服务中心总经理 张欣欣
“双11”直播“跨界”网红与品牌
刚刚过去的“双11”,天猫的成交额再创新高,达到了2684亿。购物节的狂欢不仅体现在电商平台的超高流量,也体现在社交媒体的热议话题上。在淘宝购物的同时,“剁手青年”们正在微博上“刷刷刷”——“双11肖战微博会员半价”、“双11该不该放假”、“假发买”等话题和活动区域区”、“双11帮你还花呗”屡次冲上微博热搜,这种情况早已被“剁手青年”习以为常。根据《2018微博电商白皮书》, 98%的微博活跃用户也对网购感兴趣,63.9%的用户网购消费高于上年。. [1]
但今年的热闹景象今年也有了新的变化。以李佳琦、薇娅为代表的直播红人,不仅是消费者的风向标,更是各大品牌借机带货的新起点。统计显示,从11月1日到“双11”当天,微博平台共有6000余名主播、1万余条直播,吸引了超过1亿的网友浏览量。[2]
@薇娅viyaa
@李佳琦
这场浩浩荡荡的“双11”直播热潮,品牌和网红收获了什么?对于一些品牌来说,可能并不缺乏知名度,但在这场“双11”的竞争中,它更需要站在拥有强大购买力的年轻人眼中。网红带来了这样的机会;对于网红来说,社交平台上庞大的年轻粉丝数量是他们带货的底气,而能够为具有国民知名度的品牌直播带货,也是对自身商业价值的极大贡献。正名。
这种“跨界”让今年“双11”的直播彻底火了起来。品牌方面,李佳琦当天“双11”直播销售了近3万支YSL口红,这几乎是YSL前三名口红的月销量。[3]
网红方面,@威娅“双11”微博直播获得3233万播放量,@李佳琪“双11”期间6次登上微博热搜榜,粉丝数增长更多超过200万。[4]
社交媒体表现已成为部分品牌经营状况的晴雨表
人气主播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并不是“双11”这一天一夜之间就能做到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当红主播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深耕多年,不断给粉丝“圈粉”,才会有这样一鸣惊人却又意料之中的效果。直播红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社交媒体平台庞大的粉丝基础和各大品牌的合作,帮助主播们成功“出圈”,获得了加盟综艺、拍摄品牌广告的机会。货币化格局正在扩大。
无独有偶,品牌在“双11”的表现也离不开在社交媒体上的发力。《克劳利品牌社交媒体排行榜》显示,在美妆品类中,各品牌在微博上的影响力与其在天猫上的销量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排行榜TOP10与天猫销量TOP10契合度达60%,TOP5契合度高达80%。[5]
人们常说“广告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在一定程度上,社交媒体平台的表现也成为了一些品牌经营状况的晴雨表。其中,微博是如何产生如此影响力的?
“热点引爆”和“兴趣聚合”的双重属性,让微博在各类媒体平台中独树一帜。不仅具有强大的传播力,还可以让账号主体不断积累和运营属于自己的私域流量。连接将粉丝留在自己的流量池中。微博月活跃用户4.97亿,30岁以下人群占比81%,三四线城市占比57%,与越来越多的企业人口扩张和地域扩张战略不谋而合。[6]
营销中除了“AI”,还有“爱(ai)”
除了李佳琦、薇娅的直播网红,今年“双11”共有9家网红店铺营业额过亿元。微博红人@张大奇Eve的淘宝店铺“吴欢喜的衣橱”成为淘宝第一家破亿店铺,日交易额3亿+,跻身全网女装前四。[7]
@张大奇双11前夜红人新闻
对于消费者来说,网红品牌与市场老牌品牌的区别在于前者带有修养调性。粉丝买的不只是物品,还是真正的网红。他们之间的“同理心”——彼此有相似的品味和期望。对于后者,以往的沟通方式难以提供与消费者“共情”的渠道。社交媒体平台的出现打破了这种障碍。品牌不再只是抽象的标识、散落的店铺、橱窗里的代言人,而是成为一个可以实时交流沟通的对象。在微博上,品牌可以用“爱(ai)”来服务消费者,并迭代甚至实现这个“爱(ai)”。
这对很多处于成熟期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再成长的机会。面对增长放缓、竞争加剧、利润稀释的困境微博网红打广告,除了上述人口扩张和地域扩张外,不少企业采取了产品革命的竞争策略,并在产品研发的不同阶段成功“引爆” ,新品发布,红海突破。我们在微博的社交营销案例库中可以找到大量这样的经典案例,比如名创优品与故宫的跨界。我们在研发和参与阶段通过微博征求网友意见微博网红打广告,最终征集了1200多件作品,产品因抢购上线甚至导致服务器崩溃;
微博是一个共鸣场。在这个领域,微博作为一个平台,依然只是一个搭台的角色,演员依然是各个品牌方。利用微博的场域共鸣,你也可以成为舞台上的明星,与舞台上的玩伴跨界互动,用爱连接台下台下,实现“跨界营销”的最大价值。
[1] 数据来自《2018微博电商白皮书》
[2] 微博数据
[3] 数据来自澎湃新闻
[4] 微博数据
[5] 数据来自《克劳利品牌社交媒体排行榜》
[6] 数据来自微博Q3财报
[7] 数据来自@微博电商
[8] 数据来源于《雅诗兰黛樱花微精华新品营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