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高悦
调查动机
“紫光阁地沟油”登上微博热搜榜,近日引发社会关注。 与此同时,“热搜生意”也逐渐浮出水面。 据媒体调查,推高“紫光阁地沟油”热搜的成本可能不到6万元。 “热搜生意”背后有哪些秘密? 在互联网上,有哪些自媒体平台有类似的“业务”? 围绕这些问题,《法制日报》记者展开了调查。
从论坛时代到微博时代,再到微信时代,网络“水军”队伍不断壮大,技术也在不断上升,涉足范围越来越广。
互联网“水军”可以让某个公众号上的一篇文章瞬间浏览量超过10万,也可以让一段视频短时间内浏览量过百万。 可以说,每一个网络平台的热搜榜,都有网络“水军”的影子。
在这些“水军”组成的“网络推广公司”里,所有与阅读量相关的业务都可以做:微信阅读量、微博话题榜、微博关注、电影评分、视频网站刷阅量、直播加粉直播平台等,一切皆有可能。
谁在制造微博平台热搜
2017年1月7日,“紫光阁地沟油”登上微博热搜榜第11位。 有媒体调查发现,排名费用在3.5万元到4.5万元左右。 不过,除此之外,话题运营者可能还额外支付了“套餐费”。 两位业内人士向媒体透露,明星、影视等娱乐类话题比较容易被搜索到,但商业类话题比较难操作。 一般大V都需要先发话题,然后用一堆小号来炒作。 ,所以成功率会更高。 一个大V和一个小V的套餐费用一般是2万元。 以此计算,此次事件的运营成本约为5.5万元至6.5万元。
在互联网上,花钱买热搜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炒作手段。 1月3日,王思聪30岁生日被操纵上了热搜榜。 王思聪发微博称:“三十岁生日,人家买热搜挡子弹。”
据此前媒体调查,这样的产业链大致是这样的:先由公关公司或广告公司策划内容和话题,开机预热后,请来一些微博大V助推形成热度话题。 一旦形成热门话题,就相当于在微博的“广场”上设置了一个话题。 在网友的注视下,话题迅速发酵,登上热搜榜。 由此看来,微博平台作为管理主体,并不是热搜产业链的龙头。
在火热的社交媒体营销背后,也隐藏着不少虚假现象。 众所周知,几十块钱就可以轻松买到上千的“僵尸粉”。 不过,买这种没有头像、没有内容的“僵尸粉”时代很快就过时了,现在已经升级为买“活粉”了。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微博其实‘水军’最多,‘僵尸粉’更多微博高级粉,一些大号的微博至少有30%的水分。”
《法制日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发现,网络上存在大量买粉丝、买评论和转发的链接。 记者随机点进一家门店,询问客服是否可以购买扇子,客服随即发来一份价目表:
初级粉丝:10元1000元,40元5000元,70元10000元,补粉,不掉粉;
高端粉丝:12元1000元,60元5000元,110元10000元,少量带头像的粉丝;
顶级真人粉丝:10元400个,20元1000个,90元5000个,160元10000个,永久品质,活跃真人;
精品活跃粉丝:10元300个,30元1000个,220元10000个,永久品质,真人活跃,2位数以上自带粉丝,无屏蔽。
另外客服说还有套餐可以选择:套餐一:300顶品+700顶品=25元【尝鲜】,套餐二:300顶品+1000顶品=35元【畅销],套餐三:200顶品+1800件精品=60元【热卖】,套餐四:1500顶+3500精品=130元【特价】,套餐五:5000顶+5000精品=200元[推荐的]。
当记者询问还可以提供哪些服务时,客服给记者发来了一份价目表:
本店出售:转发、评论、点赞,以下是价格——转发100条2元(100条起步,会被屏蔽),转发100条13元,300条32元,1000条100元;
100条评论2元(100条起,会被封),100条评论16元(50条起);
点赞数2元100,优质点赞16元100(屏蔽率低)。
在搜索加V服务时,某店铺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加V价目表:自媒体黄V认证:330元,兴趣博主黄V认证:580元,兴趣范围内有几十种字段是可选的,也可以升级“知名博主”,升级Gold V。
同时,在电商平台上,也有店铺提供微博账号找回服务。 客服表示,可以处理微博账号被封、被盗、忘记密码等业务。 它可以在两个小时内完成。 只需要客户提供微博名称和账号即可。 价格根据检索难度而定,一般在200300元之间。
记者要求客服帮忙找回一个忘记密码的微博账号,称当时使用的手机号已被停用。 支付了300元后,客服要求记者提供微博名称、QQ号、可能的密码组合和身份证号。 大约两个小时后,客服通知记者密码已找回。 当记者提到信息保密问题时,客服表示会严格保密,绝不会泄露。
网络“水军”从何而来?
微博时代,“水军”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各司其职,各享其利,而最早的渗透始于粉彩。
曾在互联网公司运营工作的李海华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起初注册微博只需要一个邮箱,批量注册的邮箱可以在网上购买,100元可以购买 10,000 个电子邮件地址。 “水军”用邮箱批量注册微博账号,然后用这些账号同时关注一个账号,达到刷粉的目的。 然而,这种方法太慢且耗费人力,很快就会被更快、更有效的软件所取代。 该软件可以批量注册微博账号,一个账号价格为20美分。 另外还可以直接画,200元可以画1万粉丝。
“后来,当微博进化到需要注册手机号的时候,网友们发现可以连续绑定和解绑同一个手机号,注册3到5个微博号。有漏洞的注册软件,需要在网店批的,这时候价格暴涨,一个号的价格从两毛钱涨到两三块钱,主号5元,V号15元。 李海华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小布(化名)是所谓的时尚博主。 之所以用“所谓”二字,是因为他这个貌似粉丝很多的知名博主,早期是被收买的。 他向记者透露,很多博主的关注度和营销都是买来的,“我经常发现有‘水军’嫌疑的时尚微博。 真半假”。
那么,这些“水军”的微博账号是从哪里来的呢?
“有些是通过非法手段解决的,比如写程序把别人的手机变成‘肉鸡’。” 同样试图利用流量让自己走红的肖布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什么是“肉鸡”? 网上经常引用的解释是:“肉鸡”,又称傀儡机,指的是可以被“黑客”远程控制的机器。 例如,利用“灰鸽子”诱导客户点击或电脑被“黑客”攻破或用户电脑存在漏洞被植入木马等。 “黑客”可以随意操纵它,用它来做任何事情。
2017年,江苏省邳州市公安局破获了一起一起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特大案,撬开了微信附粉刷量灰色产业链的冰山一角。 该团伙通过植入木马程序,将全国94万部手机当成“肉鸡”随意把玩,在部分公众号上加粉、点赞、刷阅读量,获利逾2000万元。 100万元。
除了被操纵成“肉鸡”,还有一种情况是真人愿意被操纵,这也成了一门生意。
网络上出现的“在家轻松赚钱”、“动动手指就能赚钱”等所谓的兼职,其实都是类似的生意。 真的可以做到百回复,真人可以点击、评论、刷票等。
“至于成本,回到市场价,成本40元,100个真人点评。” 小布说,他们圈子里需要这样的“水军”。 时尚博主,包括时尚博主背后的经纪公司,制造虚假流量,赚取收入。 “有些博主不愿意用,广告公司会花钱帮他们用它来完成品牌的数据指标。品牌商也需要这样做,因为数据好看才能跟老板交代,并装点容貌,免得冷清。”
《法制日报》记者发现,转发和评论的价格很低,只有几毛钱,甚至几毛钱。 对此,一位从事评论转发业务的电商客服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几乎没有真人操作。
“在一个真实的微博账号上转发或评论最少要1块钱,有的可能会达到十几块钱。如果相关网站的任务你只给50毛钱,根本没人搭理你。所以这种几分钱甚至更便宜的评论根本不可能是真实的评论。” 上述电商客服表示。
小布告诉记者,根据他的经验,“通过一个专门的软件,可以控制微博账号自动发微博、自动发图片、自动转发评论。 我曾经联系过一家公司,他们租用了这个软件。 一年的费用在几万元左右。 这个软件不贵,主要是软件后面可以获取到微博的接口。”
记者调查发现,微博平台也在清理“水军”的上述行为。 例如,某微博平台某部门专门对付“蹲坑者”,其微博反垃圾系统会根据用户的行为、发布的内容、账号周边信息判断用户是否为“游泳军” . 当大量“水军”出现时,会自动触发微博的反垃圾程序。 本反垃圾邮件程序包括机器自动处理和人工处理两种类型。 主要手段包括频率限制、自看内容、账号冻结等。
“基于此,微博平台对第三方,即‘水军’的压力,未来只会越来越大。”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还有哪些平台被“攻陷”
其实除了微博,还包括让一个视频在短时间内过百万,为网店创造巨大流量吸引消费,上热榜,获得更高的电影评分。 价格不同,质量也不同。
同时,经营微信公众号的小布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在某微信推广平台,30元可以买到500个微信公众号粉丝,粉丝自带头像,姓名、地区和个性化签名。 可以保证“真实存在,永不掉粉”。
可能大家会疑惑,公众号的流量是怎么出来的?
“一开始是用粉丝,公众号刚出现的时候,是跟微博竞争的。微博最看重的是粉丝量,所以早期公众号只要刷粉就可以了。后来,自媒体只需要将公众号后台的粉丝数发送给广告商即可。 小布说,圈粉后点赞。“如果公众号只公开粉丝数,广告主刷几次就会发现自己被骗了。” 所以,除了吸粉,点赞数也是需要的。 十万粉丝,肯定有三十、五十个赞。 于是,粉粉自媒体开始被点赞。
“获得喜欢之后,你需要获得观点。” 小布表示,微信公众号平台公开观点后微博高级粉,如果某个公众号或某篇文章有粉丝点赞但没有点击,那是不行的,一定要获得观点。
按照小布的说法,现在刷的是全身。 “虽然有粉丝、有点赞、有流量,但如果对比多个公众号,就会发现有造假的地方。因此,自媒体开始平衡刷,先付费一些粉丝,再付费一些流量,然后同时按照100:1的比例给点赞,每个家庭都是一致的,非常平衡完美。”
记者注意到,对于微信公众号平台的这些作弊行为,腾讯官方已经公开表示将予以处罚,并且已经有了相应的“防刷”机制和技术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随着网络直播平台市场的“野蛮生长”,数据造假也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圈内人”。
记者调查发现,网络直播平台数据造假事件曝光,起源于2015年9月。显示超过13亿。 自此,网络直播平台数据造假从业内人尽皆知的内幕变成了业内公开的“秘密”。 然而,仍有不少观众和企业对此并不知情,甚至有不少企业在“网红”身上投入了大量不正当的广告费。
记者注意到,网络上有各种直播平台,可以增加关注度、统计在线人数、查看播放量、点赞直播、领取各种礼物。 实现大音量播放需要1块钱。
当然,被“水军”入侵的还不止微信公众号和网络直播平台。 App排行榜是新的“战场”。
“刷榜行为伴随着移动互联网诞生,成为开发者使用的欺骗营销手段,可以给应用打分、评论,给竞争对手的应用打差评,灰色产业链已经形成这里。” 在某游戏开发公司宣传部工作的刘立新告诉记者,相比微博平台和微信公众号,平台和网络直播平台的扫量方式更多,扫榜方式也更多从大类来看,大致可以分为“肉刷”和“机刷”两种,其中“机刷”又分为虚拟“机刷”和工作室“机刷” .
在刘立新看来,“刷肉”意味着用户是真实的,用户的行为是真实的。 用户通过一款名为“积分墙”的APP,以指定方式下载商品,即可获得不到2元的奖励。 一些理财APP的奖励高达几十元。 “刷机”是彻头彻尾的数据造假。 虚拟“机刷”通过破解应用商店的协议算法,通过不同地区的多台服务器和VPN,模拟大量用户在短时间内的搜索、点击甚至下载行为。
业内人士表示,“机刷”虽然比“肉刷”便宜、见效快,但风险巨大。 大公司经常用“肉刷”。
“其实,这是一种恶性竞争。” 在一家网络推广公司担任运营总监的白敏无奈地说。 轻轻一划,一两天就有上千万的下载量,下载量越高,排名就越高。”
在业内人士看来,网络“水军”影响了互联网信息质量。 当前,除了对互联网“水军”进行针对性治理外,还需通过法律对此进行刚性约束,以打破互联网“水军”“死而复生”的恶性循环。 .
记者了解到,修改后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 此前,国家工商总局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局长杨洪灿曾表示,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后,帮助他人刷单,炒作、删差评、捏造交易、虚假荣誉等行为将减少。 严厉查处,严惩互联网“水军”等不法经营者。